close
頻繁與立即溝通,因為行動科技發明而成為「伸手出來,連結社群」的樣貌。社群程式APP的提示聲響,伴隨螢幕浮現光點,讓數位方式溝通的人們,無時無刻「微型協調」,用短字、符號、貼圖迅速安排一場當下計畫,在人多「訊號雜」情況下,隨時喬的事情也可能過度協調而走偏,誤會、翻臉、甚至霸凌汙衊的產生。
到底這種社交互動,社交網絡增量,對我們的溝通品質產生改變,是讓人際關係更真實、滿足和正面?還是造成反向的淺碟化與孤獨感?
社交互動的正面觀,行動載具中能隨時下載的APP程式,便利、效率和速度,在連網環境確立後,成為生活主宰工具,當程式一不好用,隨刪隨得,毫不費力。溝通過程,包含影像和聲音,隨著座標提示,一股「身」立聲情境隨之而來,群組發佈、已讀回饋,更讓手機社群溝通快、狠、準,這些溝通程式「加乘」我們的眼耳口,我們不用深思,在快想的過程中,就傳遞出去。
也就是如此快速、帶有趣味、炫耀與掌控的特性,從小就跳進數位溝通的人們,內在「自我觀察」的導向過程,弱化殆盡。臉書、Line講究更新情境、別人在說什麼?做什麼?原本「靜止」觀察朋友,偶而做白日夢修復時間的探索過程,變成焦慮接觸與聲光連結的「刺激之旅」,而且分秒不澳門註冊商標停,台中註冊商標到處想知道別人瑣事的「自我」,缺少時間與空間,喘息需求和想法。
以往眼神的人際目視,是一種表演與修煉的課程。但當數位溝通都存在於展演自己,修飾包裝自我的演出,如美美角度自拍、風光場景的提示,都成為被量化自我的大數據。分享數、讚字數、推貼的數量、媒體讀取數,一大堆社群媒體資料庫,在搶奪我們關註自我、那個線上表象靠大數據充場面的自己。
等車看手機,原本是在利用零碎片刻,觀察人群,獲得短暫釋放。但矛盾的是,偶而能片刻靜思的時空,卻益加忙碌,過動頻繁的「虛擬接觸」,結果讓休息變成相反。
看到兩眼目視手機,對環境無感的人,讓我想起美國社會學傢理斯曼所寫《孤獨的人群》一書,當前手機族已放棄「內心導向」摸索人際人味的企圖,更加關心「他人導向」的數位子民,更加回不去瞭。
(作者為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
★勇於求助,遠離網路霸凌,中時電子報關心您
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:02-33931885;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: 0800-200-885
(中國台灣商標查詢時報)
關鍵字:人際、導向、數位、過程、程式、提示、觀察、溝通、手機、環境
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傢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如何申請註冊商標台中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中國商標查詢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